【摘要】消瘦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病因复杂,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由于其评估与处置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且与老龄化相关疾病及多学科协作需求密切关联,更凸显规范化诊疗共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共识综合了消瘦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全面总结了消瘦的诊断方法,包括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同时,从治疗原则、治疗措施到特殊人群的管理,提出了详细的建议。共识还强调了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随访、转诊、三级预防及健康教育,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消瘦患者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
【摘要】背景代谢综合征(MetS)是心血管并发症和肾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和脂质相关指标与MetS密切相关,目前不同指标对 MetS的预测价值尚有争议。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脂质积累指数、BMI、内脏脂肪指数、中国内脏脂肪指数(CVAI)、腹容积指数(AVI)、体脂肪指数、体圆度指数、体型指数(ABSI)、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yG)及其联合指数TyG-BMI、TyG-腰围(TyG-WC)、TyG-
【摘要】背景2型糖尿病与肌少症是两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关于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临床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及血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5月于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61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少症的老年患者( ≥65 岁)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试验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 (kg) )、6m 步速( Ωm/s ),并分析干预前后ASMI、握力、 6m 步速改善程度与TIR、MAGE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12周后,对照组TIR较干预前降低( P<0.05 );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TIR、MAGE、 6m 步速、优势手握力较干预前改善( P<0.05 )。干预12周后,两组 HbAlc /TIR、MAGE、ASMI、 6m 步速、优势手握力变化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m 步速变化幅度与TIR变化幅度呈正相关( rs=0.411 , P<0.05 ),与MAGE( rs=-0.472 , P<0.05 )和 HbAlc ( rs=-0.315 , P<0.05 )变化幅度呈负相关。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合并肌少症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抗阻力运动联合营养干预不但可以增加肌肉量和身体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血糖稳定性和血糖达标时间。抗阻力运动和营养干预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摘要】背景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及慢性炎症及心肺功能受损。尽管减重代谢手术可在降低BMI的同时缓解糖尿病、高血压等症状,但术后心肺功能降低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运动干预被广泛认为能改善心肺功能,但术后有氧与抗阻训练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索减重代谢手术后运动训练对 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
【摘要】背景急性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SAAD)发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ASAAD不同的发病特点有其相应的手术治疗选择。目前,孙氏手术与杂交手术是应用较广的手术方式,但对于中青年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短期预后研究较少。目的对比分析60岁以下中青年ASAAD患者行杂交手术与孙氏手术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观察2015年1月—202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
【摘要】背景肥胖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和发展,但目前关于肥胖通过非脂质代谢途径介导而影响DR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究非脂质代谢物在肥胖与DR间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8月,基于全基因组关联数据(GWAS),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探究非脂质代谢物在肥胖与DR间的中介作用。结果BMI增大( OR=1.78 , P=5.3E-12 )、腰臀比(WHR)增大( OR=1.91 , P=1.3E-10 )均与DR发病风险升高有关。异亮氨酸( OR=0.62 , P=0.039 )、丙酮酸( OR=0.60 , P=0.039 )、白蛋白( OR=0.65 , P=0.002 )、糖蛋白( OR=0.92 , P=0.002 )、双烯基与双键的比率降低( OR=0.93 , P=0.048 )均与DR发病风险升高有关。BMI与异亮氨酸( OR=1.21 , P=1.0E-08 )、糖蛋白( OR=1.33 , P=3.2E-14 )、丙酮酸( OR=1.08 , P=0.03 )呈正向因果关联,与白蛋白( OR=0.93 , P=0.04 )、双烯基与双键的比率( OR=0.82 , P=2.8E-05 )呈负向因果关联;WHR与异亮氨酸( OR=1.34 P=3.4E-08 )、糖蛋白( OR=1.26 , P=1.2E-04 )呈正向因果关联。异亮氨酸( β=-0.16 , P=0.019 )、糖蛋白( β=-0.05 P=0.029 )、丙酮酸( β=-0.07 , P=0.027 )、双烯基与双键的比率( β=0.02 , P=0.036 )介导BMI与DR间的因果关联,异亮氨酸( β=-0.21 , P=7.2E-04 )、糖蛋白( β=-0.03 , P=0.031 )介导WHR与DR间的因果关联。结论肥胖与DR有正向因果关联,其中BMI与DR的关联由异亮氨酸、糖蛋白、丙酮酸、双烯基与双键的比率介导,WHR与DR的关联由异亮氨酸、糖蛋白介导,非脂质代谢产物在肥胖与DR间具有中介作用。
【摘要】背景胰岛素抵抗(IR)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与肥胖、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的共患病率较高,目前IR、肥胖/血脂异常和血尿酸(SUA)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SUA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评估HOMA-IR在肥胖/血脂四项与SUA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928名成
【摘要】背景糖尿病难以治愈且患病过程长,自我护理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转归和健康结局至关重要,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下内容全面的糖尿病自我护理水平评估工具,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的自我护理情况,对应开展精准化护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糖尿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SCODI)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SCODI的信效度,为中国糖尿病患者提供自我护理的科学评估工具。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式将原版 SCODI翻译成中文,并进行文化调试。采用连续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逸夫医院诊治的26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使用研究者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汉化修订之后的中文版SCODI进行资料收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中文版SCODI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折半信度和组合信度描述量表的信度。本研究以生理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效标检验中文版 SCODI的效标关联效度,采用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中文版 SCODI得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中文版SCODI包含4个分量表,共40个条目:自我护理维持得分为( 75.94±13.15 )分,自我护理监测得分为( 70.65±18.71 )分,自我护理管理得分为( 69.16±18.24 )分,自我护理信心得分为( 85.41±13.63 )分。自我护理维持分量表提取出4个因子(并发症筛查、运动锻炼、卫生保健、饮食服药),自我护理监测分量表提取出2个因子(身体监测、症状识别),自我护理管理分量表提取出2个因子(自主管理、咨询管理),自我护理自信分量表提取出2个因子(监测与管理信心、健康维持信心)。中文版SCODI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5,折半信度为0.836,组合信度为0.912,4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09~0.908 。以生理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效标,各量表得分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rs=-0.160 、 -0.300 、-0.177、-0.192, P<0.001 )。结论基于慢性病自我护理中层理论开发的中文版 SCODI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
【摘要】背景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受到公众的关注,虽然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但仍存在药物适宜品种少、不合理用药等问题,亟需科学合理的儿童用药政策推动其发展。目的对我国儿童用药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为未来的儿童用药政策的制订和完善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儿童用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文本挖掘法对2014—2023年国家层面出台的23份儿童用药政策文件进行处理,构建儿童用药政策的政策建模一致性(PMC)指数模型,通过10个一级变量和41个二级变量对我国23项儿童用药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分析。结果23项儿童用药政策的PMC指数均值为5.65,PMC凹陷指数均值为4.35,包括1项优秀级政策、17项良好级政策和5项合格级政策,无完美级政策和不良政策;23项儿童用药政策在政策工具和政策受体上得分较高,在发布机构和政策时效上得分较低。结论我国儿童用药政策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可从政策时效、发布机构和政策内容方面进一步完善。
【摘要】背景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生率逐年上升,性早熟儿童比正常儿童更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正常生活成长受到影响。目前临床对于性早熟的认识及防治措施尚不足,明确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性早熟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中国儿童发生性早熟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
【摘要】随着生育率下降,国家调整了生育政策,优化配套支持措施,这对家庭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出生人口下降的形势依然严峻。生育是一种自然又复杂的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儿童保育服务的可用性、生殖健康水平、家庭结构等。为鼓励人民响应最新生育政策,须构建全面、可及、方便的婴幼儿照顾支持体系。群组育儿保健模式通过医护人员的介人,母亲可分享和学习彼此的育儿经验及产后健康问题,其提供社群化群组环境,促进了家庭的健康及专业人员能力提升,促进医务人员与父母、不同家庭之间的合作及互动。这种育儿的新模式将会拓展我国产后母婴保健服务的深度及广度。本文将对群组育儿保健模式的起源与发展、服务内容、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探讨群组育儿保健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及适用性问题,并展望群组育儿保健模式发展方向。未来群组育儿保健模式可联合医院或者社区,建立产后及育儿保健为一体的保健服务体系,进一步解决我国目前产后育儿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婴幼儿照护体系的完善及生育养育友好型社会环境的构建。
【摘要】背景目前已有多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但多为皮下注射给药,其给药方式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Danuglipron 和Orforglipron为新型口服小分子GLP-1RAs,未来可能会成为降糖药物中强有力的选择。目的系统评价Danuglipron与Orforglipron治疗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
【摘要】背景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拮抗剂非奈利酮是用于保护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的新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均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药物。近期,两项针对慢性肾病患者型荟萃分析,关于非奈利酮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影响,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鉴于此,本研究专门聚焦于2型糖尿病患者,旨在深人探究非奈利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的系统评价非奈利酮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 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4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 Revman 5.3 进行Meta分析,对应用非奈利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包括15528例患者。结果显示,干预组(使用非奈利酮)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率( SMD=-0.46 , 95%CI=-0.48~-0.39 , P<0.05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SMD=-0.15 , 95%CI=-0.19~-0.10 , P<0.05 )、肾脏复合终点( OR=0.83 ,95%CI=0.75\~0.92,P<0.05 )、全因死亡率( OR=0.88 , 95%CI=0.78~0.99 , P<0.05 )和终末期肾病( OR=0.80 , 95%CI=0.64~0.99 ,P<0.05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组高钾血症的风险显著增加( OR=2.13 ,95%CI=1.89~2.39 , P<0.05 )。结论非奈利酮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率并减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治疗时需注意高钾血症的风险。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射血分数超常的心力衰竭(HFsnEF)是一种新的心力衰竭表型,具有不同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对于超常射血分数(snLVEF)的临界值存有争议,但多数研究将其定义为左心室射血分数 >65% ;HFsnEF患者老年人、女性的比例更高,脑钠肽值更低,左心室更小,瓣膜疾病、心律失常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主要的心力衰竭病因;HFsnEF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具有性别依赖性,可能由于老年女性好发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加之心脏体积小、交感神经兴奋性高,使其更有可能发生心血管事件。目前对于HFsnEF的诊断和治疗仍沿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方法。本文通过梳理文献,系统地探讨了HFsnEF的研究进展,以期为HFsnEF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壁的脂质堆积和斑块形成,影响周围组织或器官缺血或坏死。本文系统讨论内皮细胞(ECs)在AS 中的作用,总结了其损伤和功能障碍机制以及在AS中与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表明ECs在AS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其损伤及功能障碍有助于减轻AS的发生、发展,以期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