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难耐的夏季。 一连几天的高温,大地上热气蒸腾。中国铁路文联送文化到一线,乘高铁前往安康。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车上信号很弱,手机几乎无法与外面联系。 车窗外黑黢黢的,坐在我旁边的是西安局宣传部的朋友,他一路向我讲述修建襄渝铁路时曾遇到的重重困难,以及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动了,内心激起无尽的敬意。 行驶在襄渝铁路上的一列列火车,如巨龙般穿山越岭、风驰电掣,满
《巴山精神,从这里延伸》讲述的是安康工务段巴山车间扎根深山、46年如一日精心养护其中81公里线路的动人故事,并高度凝练和赞扬了伟大的“巴山精神”。 在赵克红的笔下,83万大军披荆斩棘历时五年半建成襄渝铁路,如此宏大壮阔的场面画卷般展现在巴山蜀水历史的天空; 一代代巴山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令读者难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铁路最美女工——刘玲”“全国青年文明号获得者——武江涛”“坚守松树坡桥十
窗外,一闪而过的或黄或白的灯光,间歇地射在车窗玻璃上,透过灰蒙蒙的窗帘,不均匀地在卧铺格挡间晃动。秦岭夜色随着列车车轮碾过道轨连接处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而变得更为沉寂。 雪躺在下铺,听着车厢里此起彼伏的鼾声,怎么也睡不着,她不自觉地用右手摩挲左手手腕上的手表。现在的大学生似乎很少还有人戴手表了,可雪已经习惯了,习惯用手表覆盖在那块疤痕上的感觉,那感觉让她觉得温馨,心里踏实,如果真的可以穿越时空的
“蕾蕾,咱俩恋爱了八年,也该结婚了。”这次一见面,大山又忍不住发牢骚。往常,每次登山回来,大山都会对蕾蕾说:“蕾蕾,嫁给我吧!”无一例外,蕾蕾都是莞尔一笑,没有给大山一个明朗的态度。难道他有了另外喜欢的人?关于这个问题,大山的答案是否定的。他知道,蕾蕾对自己绝对的一往情深,可能是自己做得还不够优秀。 大山是一名登山队员。他曾攀登了无数的高山峻岭,除了珠峰,世界上数座6000米以上的雪山,他都登顶
在虢州城的画匠中,属画匠高手艺最好。画匠高,姓高,名兴业,业界翘楚,人们都喜欢叫他画匠高。 在过去那个年代,男婚女嫁、老人过寿、乔迁新居,家家户户请画匠作画,成为时尚。作为行业名气最大的画匠高,自然就有干不完的活儿,日子过得行云流水,滋滋润润。画匠高人品好,讲信誉,不论长幼,不论贫富,只要找上门来,都有求必应。家有男婚女嫁的,画匠高特意画《喜上梅梢图》,一对喜鹊站在虬龙盘绕的梅花枝头,寓意喜事连
列车风驰电掣般往前奔跑。春富挨着车窗坐,望着车窗外的风景;爸爸坐在他的对面,也望向车窗外的风景。这趟出门,春富感觉很奇怪。那天爸爸说:“咱们坐趟火车吧。”父子俩都没少坐火车,只不过是爸爸坐车南下打工,春富坐车北上求学。春富问坐火车干啥,爸爸说就当散散心吧。春富摇摇头,没再接着问这个事儿。 呜呜——列车缓缓驶进了辉州站。“辉州盐焗鸡”“辉州盐焗鸡”随着叫卖声,车上的旅客都跑到站台上,争先恐后地买黄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些诗句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声,当我们站在宝塔山下,仰望这座精神的高地时,耳畔响起了半个多世纪前诗人贺敬之的这首《回延安》,不由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这是六月末的一天,晚风习习,清凉舒适。延河水在身后静静地流淌,而眼前绵延起伏的丘陵,像浓绿的波澜浩渺壮阔。 夜晚降临,延安城被灯光点缀得如同一幅画卷。霓虹灯闪烁着各种颜色的光
多年前,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工作的城市。在我实习期间,初次值乘的便是这一趟宝鸡开往广元的6063次绿皮慢火车。那也是我第一次看见苍茫的秦岭连绵的群山、漫山苍翠欲滴的树木,蜿蜒盘旋于山间的如巨龙一般的铁路。 看着眼前慢慢悠悠的绿皮慢火车翻山越岭,沿着清澈的嘉陵江水一路前行。车厢里背着背篓、提着鸡鸭、猪仔、满篮子鸡蛋的沿线老乡让我感觉到既亲切又陌生。 记忆深刻的是那时的车厢里,橘黄色昏暗灯光掩映下车厢
每次德昌叔回乡探亲,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就像过年般高兴。他从城里带回来的“珍珠饴”软糖,是我年逾花甲也难忘的美味。 连接村庄和城市的是水(家湖)蚌(埠)铁路。德昌叔带着我们忍不住的口水和慰藉穷苦孩子的善良,坐绿皮车来去。 “珍珠饴”软糖是蚌埠的特产。蚌埠原是个小渔村,盛产珍珠,(天)津浦(口)铁路通车后兴市成城,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德昌叔在蚌埠火车站工作,“珍珠饴”软糖是探亲的标配。含着
绿皮火车悠悠驶进一片原始森林, 那里春常在,花开不败, 每一棵树,都是自然界的魔术师, 变幻着色彩,演奏着季节无法触及的旋律。 这里,树木不再是沉默的守护者, 它们伸展出五彩斑斓的枝丫, 有的挂着铃铛般的花朵,随风轻摆, 发出叮咚作响的乐章,与鸟鸣应和。 绿皮火车穿梭其间,仿佛驶入童话的世界, 车窗两侧,是流动的油画, 枫树、雪松、桦树、柳树, 与鸢尾花、紫罗兰、山金车的花朵
一 河水汤汤,青山巍巍,画卷秀美,诗意粗犷, 于祖国的腹地,以黄与红的辽阔,描绘一幅丝路长卷。 千载的铺陈,是祁连山脉的纵横、巴尔斯雪山的恢弘, 金山的肃穆和俊秀,萦绕一阙时代之音, 于广袤的大地,在诗词的修饰中雕饰富饶。 天眼的探索,描摹着丝绸之路的点缀, 用无以复加的苍茫,缔造新时代发展的史册。 以黄河的黄、五星红旗的红为底色, 描绘出繁华的壮丽。 七十五载的册页,执笔以水
怀揣幸福的种子 和播种的激情 一起从中原铁道走来 再次走进栾川北乡 我们的名字向阳而生 只要喊一声“郑暖暖” 火车头、信号机、编组场…… 都抢着答:“到!” 青春的脚步一路雀跃 刚刚踏上伊河桥 南槽岭、三道岭就张开双臂 把我们搂进了怀里 村口一排杨树非常激动 掏出了一窝窝鸟鸣 美丽乡村、月季花海 还有铁路驿站 很多美好的事物 已先于我们抵达北乡 在街道上走慢一点
铁 轨 铁轨的尽头捧起天空 急速高飞的鸟儿穿越云层 田野的泥土与星辰大海间 每段旅途和每个驿站 都是故事的开篇 每个旅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轨 迹 在云层上等了很久 把一种希望从天外带来 最远的距离不过一念间 列车成就一场场接力 在梦想的起点和终点 每个字里行间都印刻着成长轨迹 追赶季节 想起家乡的荷塘 风把绿意吹进眼眸 张望窗外飞驰的远方 把每一朵荷花的想法 藏
历史无可辩驳地表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国铁路的大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回望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们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奋斗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铁路的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今年8月,借中国工程院在新疆阿克苏开会的机会,我回访了南疆铁路。之所以说是“回访”,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我参与和见证了南疆铁路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条铁路建
我们的老队长是郑州机务段原西线机车队的王春山队长。 我与王队长第一次相见是1973年的4月1日。这是我从武汉江岸机务段调入郑州机务段入职的第一天,接到命令被分配到西线机车队。初见王队长几句话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有一种亲切感。 一番询问,王队长得知我在武汉江岸机务段已有5年的“司炉”工作经历,还是一个经过专业训练、20岁出头的小伙子,心里十分有数。很快我被安排到“人民”型1118号蒸汽机车担任司
以前并不认识张林,像许多读者一样,我只是看过他的作品。在我的眼里,他是中国铁路文学的旗帜性人物,记忆清晰又遥远。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一个孩子打开了自家的收音机,在呼啸的汽笛和火车的轰鸣中,传来一个男人铿锵的追问声:你是共产党员吗?接着一个女声报幕剧名: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根据张林同名小说改编…… 这是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当时制作的广播剧,那孩子听得如醉如痴。从此,知道了这个名字—
添乘途中 乌云还在高空酝酿 手机里便铺天盖地袭来 暴雨橙色预警 钉钉群里顺理成章的安排 早已驾轻就熟 雨夜添乘,一趟又一趟 “双黄灯,侧线停车,限速45公里” 驾驶室里机械的女音 一遍又一遍提示着 注意限速,注意限速 红黄灯停车 我对火车司机心怀愧疚 看着他一板一眼 将一列四五千吨的钢铁巨龙 稳稳地停在丹凤站4道 颔首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走进黢黑的雨夜 左边是褶
泰州望海楼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 此楼历代数次重建,多次易名,数位名人为其写过碑文。其命运坎坷,屡毁屡建,绵延千年,坚强不屈,至今傲然挺立,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称其为“江淮第一楼”。 相传康熙年间重建望海楼时,始则雷鸣大雨,继则晴空鹤翔,民众惊视此象,以为大吉之兆也,便愈加敬重此楼。 望海楼乃泰州的标志性建筑,它屹立在凤城河边,举目可见。楼下低沉大气的涛声与楼上古色古香的风格相映成
荆门是我的家乡。荆门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因铁路而兴,随铁路而繁荣。 荆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扼荆(州)襄(阳)咽喉,自古为交通要道,因此有“荆楚门户”之称。据《荆门市志》记载,荆门在春秋时有“秦楚大道”纵贯,北通襄(阳)郧(阳),南接荆(州)衡(阳),东南临江湖,溯汉江北入豫陕,南至武汉而达江淮。秦统一六国后,建设武关至江陵驿道,纵贯荆门,并设司空管理路政。 东汉时期,荆门已有通往当今当阳、
一 今年春天,我和朋友来到相约已久的古镇——龙川县佗城镇。听闻赣深高铁开通后,佗城的旅游日渐兴旺起来,我跃跃欲试,一直想坐高铁再去一次。这次终于成行,说走就走,从惠州到龙川,仅40分钟就到了,朋友笑着说:“咋这么快啊,座位还没暖热就到了。以前来佗城,坐普速列车,要两个多小时。” 一出站,我就被龙川西站的庞大气势震撼了,它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令人眼前一亮,车站采用学宫的建筑形式,融入了丰富的古文
中国高铁,国家名片,响彻世界。 每一次谈及高铁,我总是心潮澎湃,心中的激动如同波涛般汹涌。油然而生的自豪与骄傲,就像大海里的朵朵浪花,绚丽地绽放。 我是一名铁路工作者,从铁路机车乘务到机务综合保障、从职工住房建设到铁道建设监理,在铁路工作的15年间,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高铁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经济活力。 在2024年6月24日至6月25日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
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 有钢铁的巨龙蜿蜒绵长, 它穿越山川,横跨江河, 是时代的步伐,是文明的脉络, 承载着梦想,连接着希望。 钢铁脊梁,铿锵有力, 在辽阔的土地上,铺展着希望的轨迹。 从北国的雪域到南国的椰林, 铁路如同血脉流淌,滋养着每一寸土地。 “复兴号”飞驰电掣, 北上南下,东进西行, 人潮涌动,车站之间, 城市乡村,紧密相连, 在时间的缝隙里,缩短了空间的距离。
作为铁路教育和宣传工作者,作家李木马的力作《唐胥铁路往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将史料与文学相融,以唐胥铁路为叙事原点,通过梳理、阐释、发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物,用客观、生动、鲜活的语言将百年前中国铁路坎坷起步的风云岁月跃然纸上。忆往昔,抚今朝,中国铁路从过去的落后到今天的领先,这背后深藏着的、推动铁路发展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看不见的手”,更值得我们深思。 拨历史云烟探中国铁路发展的政治因
高铁刷新速度,高铁馈赠时间。 当我乘坐新时代的高铁,踏上《新时代铁路发展面对面》的旅程,一路经过“引领篇、关怀篇、成就篇、展望篇、举措篇、文化篇、法纪篇、道德篇、榜样篇、共享篇”十个车站,我思想的高铁展开追风的翅膀,翱翔在群山之巅,俯瞰高铁银线穿梭,编织出好一派浓墨重彩的青绿山水,舞不尽山河玉带红霞潋滟,生逢盛世的中国高铁让我自豪、让我骄傲、让我在回望之中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中国自建的第一条
《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这本书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修渠历史,生动刻画了林县人民的人物形象,歌颂了战天斗地的意志品质,歌颂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读完这本书,只觉心潮澎湃,仿佛穿越时间长河,目睹修渠时的壮观场景。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要深入了解这么一条穿山越岭而来、人工筑就的长渠,就必须溯流而上,近距离感知它的呼吸,用心聆听它的脉动,用科学和理性去咀嚼它承载的希望、蕴含的伟力。”怀着朝圣的心态,我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