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要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这是100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共青团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要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
今年以来,重庆全市上下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更大自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重组整合取得重大突破、治亏增效取得重大进展、资产盘活实现整体提升、改革突破平稳有序、现代化国资国企治理体系加快完善,交出了高分答卷。当前,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巩固深化、提质发展的新阶段,要客观全面把握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持依靠改革推动国企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积累整体跃升新速度,努力在瘦身止损盘活、企业经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的公开通报中,有的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有的以学习考察名义公款旅游;有的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思想上的“总开关”没拧紧,
八项规定,一个标注新时代的特有词汇,日益深入党心民心,深刻改变着我们党、改变着新时代的中国。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开展好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 学习教育启动以来,重庆市各区县各部门迅速行动,按照不分批次、不划阶段,融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员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围绕深学、真查、实改全链发力,让学习教育走心更见行。 保持孜孜不倦的勤学状态,在学而不息中夯实思想根基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在四川省开县(今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场的一户农民家庭。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他胸怀“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的雄心壮志,在万县参加反清学生军,从此开始了戎马一生,并在各大战役中展现出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
长江与嘉陵江深情相拥,孕育了一座名扬世界的城市——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重庆既有超大城市的突出属性,也有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的鲜明特征。 在这个8.2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最年轻直辖市,县城、小城镇、乡村聚落交织,曾经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叠加,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处理好城与乡的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重庆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重庆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哪里? 20
初夏时节,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望丰村,饱满金黄的枇杷缀满枝头。 村民熊德清麻利地采摘着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批果子要挑去电商服务中心,大城市的订单早就等着呢!过去,枇杷烂在地头没人问,没想到现在却成了抢手货。” 改变缘何而来?少资金,政府便争取涉农项目资金落地;运输难,就新修产业便道入村…… 如今,望丰村的枇杷不仅可以销往县城,还能经由县城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销往全国,成为带动当地果农
唐洪轩很忙。 2025年5月14日中午,唐洪轩刚回到家,就被妻子秦大明抱怨拒接电话。刚在水田里忙着采摘莼菜,他实在没空。 唐洪轩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冷水镇八龙村村民,家里种有8亩莼菜,还经营着一家名为“唐家小院”的农家乐,他常两头打转,忙得不可开交。 但几年前,唐洪轩家还是贫困户。 “多亏了镇里倡导大家发展莼菜种植,我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如今,唐洪轩已经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能干人。
夏日清晨,天亮得早。2025年5月13日6时许,曾清云从家中出发,来到位于长江边上的水泵旁,检查水泵情况。江水潮起潮落,水泵的位置也需要实时进行调整。 曾清云所在的大坝村,是重庆市奉节县永乐镇的产业大村,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脐橙。 脐橙树喜水,作为大坝村的“池长”,曾清云要时刻保证村里的蓄水池有水可用。 2024年,大坝村种植脐橙1.2万亩、总产值1.8亿元,连续3年总产值过亿元,是远近闻名的
挥剑自刎,以死践诺——这个热血铿锵的抉择,曾留住一座城,更铸就了这座城的传世英名。 这座城便是重庆市忠县,中国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划,拥有近22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置临江县,隋末设临江州。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感念“刎首留城,忠信两全”的周末将军巴蔓子,赐临江名为忠州。民国二年(1913年),忠州改称忠县,沿用至今。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2025年5月1日,重庆铜梁,玄天湖畔。暮色如墨,湖水的波光揉碎了山峦的倒影,远方巴岳山脉的脊梁蜿蜒如龙。在这里,正在上演《追梦·铜梁龙》——一场由当地精心编排、倾力打造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水实景剧。 现场,趁着假期前来观看龙舞表演的人摩肩接踵,看台内坐满了人,连围栏边也站满了人……语笑喧阗、夔鼓声声,威亚灯笼悬作满天星斗,整片山水仿佛一部流动的史诗。 人们为“龙”而来铜梁。铜梁人在祖祖辈辈
2025年重庆市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重庆市潼南区着眼打好村“两委”换届提前战,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保障全链条工作机制,系统增强头雁队伍结构功能、能力素质,改进作风状态,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有力人才支撑。 突出选拔任用的系统性,充盈头雁队伍“蓄水池”。拓宽视野找。畅通村党组织书记人选来源渠道,聚焦产业带头人、本土大学生、经商能人等重点人群
“朋友认识了新朋友就不搭理自己了,怎么办?” “我会和她好好沟通,如果还是不愿意和我玩,我就大大方方走开,去交新朋友!” 2025年3月12日,重庆市璧山区丹凤小学校的孩子们又盼来了“树洞姐姐”。他们纷纷在“树洞课堂”上抢答问题,学习处理人际关系、调解情绪等,最后在五彩信纸上写下烦恼,投进口袋。没多久,“口袋信件”就和校园里一棵仿真大树里的“树洞信件”被一起送到“树洞口袋”工作室,由心理老师们
重庆荣昌陶兴起于汉代,兴盛于唐宋,闻名于明清,历经晒泥、碾泥、过浆、制坯等20余道工序,在泥与火的淬炼中浴火而生,“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后与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江苏宜兴紫砂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2011年,陶器烧制技艺(荣昌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从最初的泡菜坛子到酒坛子,再到日用陶、美术陶、特种陶等,荣昌陶正向着高端化、国际化、
2025年5月15日,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南北楼,几十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漫步其中,有说有笑。他们是学校的离退休老同志,其中许多都经历了建校初期的峥嵘岁月。如今他们重返校园,参观办学成果展、拍照“打卡”留念,尽情享受这场跨越时空的温暖重逢。 岁月轻抚红墙,新旧交织成歌。1955年初,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改变沿海与内地工厂及高校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中央决定: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坚持系统观念,深化改革突破,全方位、多维度、体系化构建干部选育管用链条,着力锻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三全三心”,大力集聚干部。全编制运行倾心引。建立“编制周转池”,根据发展需要和职能变化统一使用、动态调配、实时监管全县各部门单位余编,支持镇街全编制运行。全链条培养悉心育。实施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计划,加大干部“上派下挂外练”力度,一体推进思想淬炼、
“你们知道怎么分辨真假牛奶吗?”实验台上,放置着一瓶真牛奶和一瓶勾兑的假牛奶,只见吕长富用滴管汲取高浓度酒精分别加入两瓶牛奶,一边搅拌一边神秘地说“马上见分晓”。 日前,在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原重庆质监大楼19楼,记者见到了正在工作室忙碌的原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今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巡视员吕长富。年逾八旬的他,仍精神矍铄地做着实验。 不到一分钟,含有蛋白质的真牛奶与酒精发生反应,很快产生沉淀
“亿万年前,重庆河湖遍布、森林茂密,是恐龙等远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2025年4月28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重光小学校第三届科技节上,重庆古生物研究院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张锋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普分享。 出生于陕西渭南的张锋,先后在陕西西安、江苏南京等地生活和工作,后因对山城地貌着迷而来到重庆。 扎根重庆16年,张锋对重庆的地质、地貌和远古生物化石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曾和拍档一道在北碚区发现
夜幕降临,许多城市即将进入梦乡,而重庆刚开始“下半场”,夜色中升腾起烟火气:食客举着烤串闲逛夜市,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游客,火锅店里欢声笑语不断…… 这座“不夜城”的故事,由无数劳动者、创业者用双手写就,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统筹就业科科长陈宇,则为辛劳的他们点亮“夜灯”。 陈宇家离单位不算近,驾车回家要花1小时。很多时候因为加班耽搁了吃饭,在回家时他就会顺路到附近夜市吃点东西,“点些烧烤、炒饭,
“以前办理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解绑,服务网点与银行相互‘踢皮球’,流程让人晕头转向,现在可方便多啦!”2025年5月15日,在ETC重庆北环服务网点,刚为旧车顺利办结ETC解绑手续的李女士满脸欣喜。李女士的话语背后,是ETC业务办理流程的优化。 网点焕新,流程更清晰 日前,《当代党员》2025年第7期“民呼我为”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ETC解绑,为何频频遭遇“卡壳”?》的报道。报道反映了
中俄关系历经国际格局深刻演变,是当今世界十分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擘画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展现日益强大的生命力和示范效应。近年来,双方实现政治互信层级跃升,经济合作版图持续拓展,人文纽带焕发蓬勃生机,战略协作内涵不断丰富。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聚焦党员教育难点,细化设计党员教育培训方案,围绕党组织书记、各领域党员等6类培训对象,分层分类制订7类39期党员教育培训班次,以“全员学+示范学”促进党员应训尽训。打造红色教学新场景,塑造区级党建教育品牌,用“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将基层治理列入重点内容,梳理乡村振兴、基层智治等一线重点工作,建立党员“基层能力提升清单”,对照设置基层实践点12个,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一线,围绕
党课共享强根基。承办“川渝共上一堂党课”活动,打造六大“津彩课堂”,依托党员冬训,邀请川渝两地党校、高校专家授课,对全区30个乡镇(街道)共计2.85万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全覆盖培训。平台共建聚合力。与四川省泸州市共建党员教育线上线下双平台,开设“党课众筹”微信公众号,征集川渝两地图文、音视频原创党课1100余堂,组织川渝两地党员常态化开展线上“抢党课”活动,单场最高4.4万人
织密基层网格,夯实治理根基。深入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划分农村网格1200余个,以自然院落为中心吸纳周边散居农户组建“合美小院”,推选党员担任院落长,牵头开展院落治理;建立“网格员包片、‘N’力量定点、‘党员+村民’”结对机制。创新服务载体,激发自治活力。依托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打造“乡村微剧场”,300余支志愿服务队通过“田间课堂”“小院说事”常态化开展微宣
以“自我学”促进理论夯基垒台。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动学、基层宣讲联动学、支部原文逐句学,将每月学习情况纳入党建“数图”系统进行调度。以“生成学”促进知识体系更新重构。“党员之家”、图书角上架图书5400余册,倡导开展“每人每月读一本书”、书香人社“十佳”读后感评选、“人社青年说”等活动,8篇文章获“学党规·守党纪·跟党走”读书征文活动奖项。以“练兵学”强化担当落实服务能力。举办川渝人社系统青年干部
聚焦立德树人,筑牢“红色链”。将红色文化育人作为党建工作重要抓手,创新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矩阵”,将红岩精神深度融入育人空间,建成集党员活动室、主题文化墙、红色阶梯教室于一体的立体化教育阵地。深化产教融合,延伸“创新链”。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多个现代产业学院,打造“课程共建—项目共研—人才共育”产教融合示范样板,创新“软件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双体系
党建统领,增强政治领导力。深入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开展专题研讨30次,参与人数达110余人次,前置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70项,有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持续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强大动力。固本培元,提升组织保障力。适时跟进调整党组织38个,为专业化融合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加快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迭代升级重庆农投“先锋矩阵”党建品牌19个,深入实施铸魂
在岁月长河中,总有一些物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与记忆,它们或许不起眼,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心灵,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对我而言,父亲的楠竹扁担便是这样一件充满故事与温情的物品。 父亲的楠竹扁担长约1.2米,粗细均匀,透着自然的光泽。它是用家乡山林间最坚韧的楠竹精心制作而成,每一道竹纹都记录着时间的痕迹,每一个竹节都蕴含着大地的坚韧。这根扁担,不仅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更支撑着父亲的责任与担当。 记忆
小雏菊 百花偏爱小雏菊, 春早便与碧草齐。 不吝清芬千百色, 溪头野径香有余。 梅花 雪映梅红对远山, 临风举目自孤单。 春来更与群芳聚, 不减风姿不觉寒。 水仙 碧水泠泠紫气来, 凌波仙子下瑶台。 若无天赋晶莹气, 哪见水仙夺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