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支前运动(冀中卷)》正式出版 近日,由主编的《解放战争时期河北支前运动(冀中卷)》正式出版。该书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馆藏红色专题档案研究的重要编研成果。 保存有大量反映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区支前运动的档案,该书精心选取1945年9月至1949年7月间冀中区支前运动档案403件,按照内容分为综合、参军、开支、宣传、劳军、优抚、军工、
唐山于1878年开埠,这里诞生了多个载入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第一”,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唐山成为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道蓝光划破唐山夜空,23秒的地动山摇,将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共有242769人不幸遇难,164851人受重伤,超过7000户家庭在这场灾难中失去了所有成员。地震导致 95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红歌,诞生之初就因其曲风高亢激昂、极具感染力,很快便传遍大江南北,鼓舞着千万民众与将士奔赴抗战战场。但鲜少有人知道,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诞生在晋察冀边区的腹地 一一个位于河北平山县的小山村。 2021年2月7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体党员回信中特意提到:78年前,《团结就是力量
一、冀东烽火:民族危亡中的家族抉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势力逐步渗透华北。冀东地区因连接华北与东北的战略地位,成为日军运输兵力和物资的咽喉要道。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后,冀东沦陷。1935年,“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更使此地陷入深重苦难。在此背景下,唐山丰润大安乐庄的傅承恩、傅泽恩、傅泉恩三兄弟于1938至1941年间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毁家纾难、文武兼济、血沃山河”
编者按: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馆藏清代档案六千余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司法、农业、水利、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极具河北地方特色。这些档案不仅详细具体地反映了清代该地区农村基层单位和农户的经济状况,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清朝县级政权,特别是清代县域经济的历史概貌,而且也对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提供了史料参考。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档案走进大众,满足研究人员和公众需求,更好地
1938年在湖南省安化县蓝田镇创建的国立师范学院是湖南师范大学的前身,也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高等师资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国立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创建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给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档案和诸多珍闻轶事,其中“国立师范学院关防”就是一件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档案。该关防是证明国立师范学院为湖南师范大学前身的直接信物,具有无可替代的凭证价值。而学院创建时最具代表性的珍闻轶事当属“国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城市的接管工作。据统计,从1948年末至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迅速接管了北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数十座大中城市[1],全国局势趋于明朗,城市接管成了当务之急。 接管初期,城市遭受战争破坏,物资短缺,社会结构复杂,接管工作面临财政困难、治安混乱、民生凋敝等多重挑战。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
编者按:为全景展示我省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图景,让更多人了解河北省传统村落的历史和现状,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与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带着方志寻古村》系列微视频,以馆藏档案、方志为线索,在全省270多家古村古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古村古镇,深挖传统村落蕴含的农耕文化、商业文明和淳朴民风等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
(接上期) 中国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是革命烈士吕惠生之子,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始终秉持“为人民创作”的崇高理念,用音符书写时代篇章,以六十余载的艺术生涯铸就音乐丰碑。吕其明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红日》《雷雨》等逾二百部影视剧注人动人旋律,创作《红旗颂》等十余部交响乐,谱写《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三百余首经典歌曲。其作品既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质朴深情,又有《使命》的磅礴气
红色档案作为党和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资产,承载着丰厚的革命精神积淀与历史文脉,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度发掘并有效开发利用红色档案资源,对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抗战精神及西柏坡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 (一)深化馆藏挖掘利用,激活红色资源价值 1.依托特色馆藏,深研价值内涵 紧密结合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甄选具有本土代表性的红色档案资源,组织专业力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而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在档案工作的应用,激活了档案工作数智信息生产的数智化空间,重构了档案工作治理的信息流向。将数智技术运用于档案工作,支撑档案管理与服务数智化运行,是当前和未来档案工作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数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知识管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等技术在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和利用中的应用”],强调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助力档案开发利用,为档案馆及档案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Content,后文皆称“AIGC”)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2]
红色档案文献是在十分艰苦的战争年代中发行的,印制数量有限,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珍贵的一手资料越来越少[1]。从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政治思想性、社会教育性来看,价值都弥足珍贵。本研究所探讨的公私藏红色档案文献,是指国有单位和民间收藏机构、民间收藏家收藏的红色档案文献。长期以来,河北公藏与私藏红色档案文献资源各成体系,各具特色。河北拥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1处,省级基地102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那些青砖灰瓦间老街旧巷的故事,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模糊,城市记忆面临“失忆风险”。地方特色档案是指记录和反映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风习俗、自然风光、历史人物、民族风貌、时代特色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档案资源。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承载着独特的地方记忆。从城市记忆视角出发,分析地方特色档案征集开发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重
报刊档案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保存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报纸、期刊及相关出版物的原始文献。作为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编研价值。 一、 报刊档案的编研价值 报刊档案与文书档案及其它档案资料相比,具有篇幅宏大、出版连续、图文并茂及时代特色鲜明等优点,其编研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史料价值 报刊档案所呈现的时间性强、连续性高、报道集中、细致全面、叙述与评论相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文献遗产作为承载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珍贵的文化瑰宝,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湖南省档案局于2016年启动首届“湖南省档案文献遗产”评选活动,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等12件(组)档案文献成功入选《湖南省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第一批)。在数字人文背景下对档案文献遗产展开相关研究对于构建湖南省特色社会记忆、促进湖南省特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 表1《湖南省档案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存量档案的数字化与增量档案的电子化正加速推进,推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从以传统载体为主向以数字资源为核心转型。数字化不仅有助于延长原始档案的寿命、提升信息利用效率,更为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化服务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复扫描、遗漏扫描及多余扫描等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数字化成果的质量,增加了项目成本,降低了整体效率。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规避扫描环节中的常见错
人大代表履职档案是对代表工作的记录和总结,是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已成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日照市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数字化应用技术建立代表履职数字档案管理平台,提高代表履职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一、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的意义与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的重要意义 人大代
四十年,好长,长到足以盛满一个人半生的足迹;四十年,又好短,短到仿佛昨日的雪还落在记忆的窗柅。这四十年,是我与档案相识、相知、相守的岁月。从1985年那个冬天,第一次听见“档案”二字,到如今整整四十载,指尖敲下这些文字时,眼眶不禁泛起温热一一那是岁月酿出的醇酒,是时光沉淀的深情。 初遇:暖气里埋下的兰台种子 把时光的镜头拉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那个寒冬。那时我正读高三,县城中学的宿舍没有暖气,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