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写作特点。在创作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写作技巧,在真实事件的基础上没有进行客观的描述,而是进行虚拟的再创作,将读者扔进了一片迷雾之中,创造出的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展现了其高超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加西亚·马尔克斯;威廉·福克纳;《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是母子失和的典型篇目。姜氏自私偏狭,对庄公只做到了生,未做到养育和关心,促使庄公产生自卑感;对共叔段的养未采用合理的方式,促使共叔段产生虚假的优越感。两个儿子受姜氏的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偏差。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姜氏偏私之因以及对两个儿子分别产生的影响。探求姜氏与庄公、姜氏与共叔段的母子关系形成的心理原因,对现代社会形成健全的母子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红楼梦》中书写的丰富各异的梦境,兼顾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和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虚写手法,既具有现实梦境的真实性,又具有强烈的预示性和警醒性、超常的丰富性和细节化以及时间缩短和记忆量增长的超越现实的特点,呈现出虚实相生的创作特点,在作品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梦;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摘要】《百合花》是一篇形象塑造鲜明的小说,探究主要人物形象及所蕴含的人性之美是把握其主题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文本研究的重点。抒情主人公“我”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但在结构上承担了叙事视角和情节线索的任务,在内容上又具有烘托主要形象、点化主题内涵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百合花》;人物形象;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 ①以部分见整体,以小可推大,从一个人的心理可以窥见其内心最深处的精神世界,甚至可以探知到他生存的那个社会在他心灵留下的“痕迹”。作为一名著名的小说家,茨威格擅长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世界,同时,其精练的神态描写和生动的动作刻画也从侧面展现出人物那时那景下的心理活动,激化的心理瞬间、特定的叙事场景、变换的人物聚焦等技巧都促进了人物心理世界的
【摘要】路易-费尔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是法国20世纪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再现了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历史画卷。塞利纳于1933年创作小说《死缓》(Mort à crédit),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事,讲述了主人公小费尔迪南在冷漠的社会里艰难的成长历程,大家可以从孩子的视角冷静地观察社会。作者在小说中使用的叙事语言风格独特,尤其擅长运用“
【摘要】谷崎润一郎创作生涯长达五十三年,成果不计其数。作为日本著名的唯美主义小说巨匠,他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大谷崎”和“大文豪”。其创作大致可以分为恶魔主义、西洋崇拜、回归传统三个时期。《春琴抄》作为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之一,将女性崇拜、艺术至上以及日本传统美完美融合在一起。本文以多种思想结合下的产物《春琴抄》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该作品中做体现的创作意识以及创作方法。
【摘要】《阁楼上的疯女人》在对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进行文本分析时,提出了“月亮具有母性特征”这一观点。本文以此观点作为基点,借助《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女性写作的阉割”“天使与怪物”“洞穴的寓言”等理论,着重分析《简·爱》中月亮母性特征的关爱、帮助、指引暗示三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月亮;母性;《简·爱》;《阁楼上的疯女人》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纳博科夫《机缘》中的人物卢仁与埃琳娜表现出明显的创伤症状,如过度警惕、禁闭畏缩。导致其创伤的因素可能是20世纪初的俄国战争,卢仁在战争中被追杀,埃琳娜也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二者试图通过建立安全与重建联系来复原创伤。在该作品的创伤书写中,纳博科夫可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的创伤经历,并在此过程中尝试自我修复创伤。 【关键词】《机缘》;纳博科夫;创伤;卢仁;埃琳娜 【中图分类号】I712
【摘要】汉代辞赋家的身份评判可以大致分为隐约的正面和鲜明的负面。隐约的正面是以班固为代表的史家评价,赋具有《诗》一般的讽谏意义;鲜明的负面则以扬子云为代表,认为赋是雕虫小技,更进一步辞赋家是“倡优”“俳优”而已。唐代纪唐夫“凤皇诏下虽霑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巧妙道出了鹦鹉的才高却不讨好的尴尬地位,用来形容汉代辞赋家的自我认知再合适不过。臣民的态度如此,君主的态度则是暧昧的,表面是对辞赋家的正面评价,
【摘要】关汉卿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其中《救风尘》里赵盼儿的形象显得尤为生动具象,宋引章的性格特点在赵盼儿的映照下就稍显暗淡,但也有其闪光点。2022年播出的电视剧《梦华录》就是在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一经播出就在网络上掀起了一番热潮。讲述的是赵盼儿携手宋引章和孙三娘,在经历婚恋不幸各种艰辛之后,将小小茶坊一步步发展为汴京最大的酒楼的故事。本文将立足于《梦华
【摘要】《红楼梦》中薛宝钗一生饱受热毒发作之苦,需冷香丸进行医治。作者在描述“热毒”与“冷香”相克之关系时,同时也彰显了其隐喻精神。“热毒”是宝钗受封建社会影响,对物欲产生的种种热望;“冷香”,除了能克制“热毒”的发作之外,还渗透到宝钗的灵魂深处,使宝钗成为待人不动半分真情的“冷美人”。冷与热不仅是宝钗性格的一体两面,也隐藏着作者试图摆脱炽热激荡的物欲之累、达到清净解脱的境界。与此同时,作者借“冷
【摘要】“动物书写”在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与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为一种人与动物互相映照的方式,凭其独特的叙事视角、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两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呈现出相似与相异的文学样态。与此同时,他们两人在构建动物书写时的文化指向和架构侧重截然不同。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下,他们的叙事差异最终指向两种不同的宗教意识与文化伦理诉求。 【关键词】叙事方式;文化伦理;动物书
【摘要】詹姆斯·乔伊斯和威廉·福克纳都是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伊芙琳》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在男权思想以及传统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悲惨人生。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比分析伊芙琳和艾米丽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试图探讨二者悲剧背后的原因,以及小说所传达的伦理价值。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
【摘要】十七世纪,无论是中国的小说还是欧洲的小说,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中西所处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的小说也有不同的特点。小说作为文学中的重要一项,不仅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暗藏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因此,小说特点的对比,也是中西世情的对比。当然,小说的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必经过程。如随着小说发展越来越成熟,故事情节也会越来越复杂曲折。这也是中西小说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本文主要是对17世纪中外小说
【摘要】在歌德的助理爱克曼整理的谈话录中,歌德屡次提及自然。自然对于歌德来说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更是一种万事万物包括人的生存状态,对自然的把握也是对人自身的把握,创造“第二自然”也是对艺术的把握。 【关键词】《歌德谈话录》;自然观;艺术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050-03
【摘要】《风媒花》中的“三田村”与《女人的国籍》中的“陆淑华”是武田泰淳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混血儿”形象。在日本侵华战争的阴影下,三田村陷入身份认知混乱的伦理两难,陆淑华却逐渐觉醒伦理身份认知,走出伦理困境的束缚。在面对伦理问题的同时,武田泰淳剖析混血儿混乱伦理身份认知的原因,思考破解伦理困境的解决方法,提出跨越人种、民族、国籍的“混血”的伦理意识,表明对“混血儿”的鲜明态度。 【关键词】武田泰
【摘要】弗兰克·莫莱蒂以自己的世界文学理论为依托,创立了远距离阅读的文学研究方法。远距离阅读反对文本中心主义的细读,力图通过量化式的图表分析挽救被中心文本和经典文本遮蔽的边缘文本。此种研究方式并非是简单的抛弃文本意义的定量研究,相反,它是莫莱蒂为了把握世界文学整体、抵抗文学霸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关键词】弗兰克·莫莱蒂;远距离阅读;定量研究;文类;霸权 【中图分类号】I106
【摘要】海曲秦氏家族自明洪武年间迁入日照,科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八世九世十世三代连中3名进士,另还有7名举人,同时,出现了秦玑、秦露等文学大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构成了海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后世族人在德行方面有着优良的表现,为乡人所敬重,成为日照地区的望族。秦氏家族发展的主要成因在于日照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背景、秦氏家族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秦氏家族家训的规勉。本文对海曲秦氏家族的科举、文化成就
【摘要】元代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特殊地位,刘敏中是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的、具有行政经验的北方汉族儒家知识分子,以他所生活的时代为切入点能探寻元初政治转向的特点,从他的著作《平宋录》与《中庵集》可见元初军事与政治问题,从他与王约交游亦可见元初部分政治现象。深入发掘其著作和行为中所透露出的思想,对元朝初期整体政治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刘敏中;元朝;政治 【中图分类号】K247
【摘要】加强对于话语分析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思想史与社会史的融合,拓宽思想史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强化对词语和概念的研究;有利于结合历史书写和历史本身的研究,拓宽研究角度,更有效地避免对于权威的盲从。本文先对话语分析法进行定义,然后探讨了它的应用原因和应用领域。话语分析法作为一种能够应用于多学科的以语言为应用对象的研究方法应用到了概念史、思想文化史和观念史的研究当中,丰富了历史学研究的手段,促进了历史学研
【摘要】商周时期,人名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殷商到西周时期金文人名的多种组成成分的变化来看,当时礼俗文化、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名兴盛于商代,西周时期逐渐消亡,这反映出周人与商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风俗。西周时期开始盛行的字与行第,映射出西周宗法社会中礼仪制度和嫡庶等级制方面比商代更加严格有序。殷商时不重视“姓”,多以某族、某氏来表明血缘出身;西周时将姓氏制度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结合
【摘要】关于群己关系的讨论思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儒家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中,首先肯定了群体的重要性;其次承认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儒家思想对群己关系保持了辩证意识,认为在集体价值观的导向下,个体和群体相互成就。个体推动群体整体发展,群体引导个体在自我发展和成就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孔子;群己关系;
【摘要】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直观主义自然观的吸纳,并从物质、实践、异化等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的诠释,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观的内涵。当今社会,生态文明问题已经成为人类要面对的巨大挑战,马克思所倡导的自然观虽然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其中蕴含的价值并没有过时,它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性的生态难题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行动指南,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
【摘要】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在《左传》后期记载中被称为“辰嬴”。她先后经历了两段政治婚姻,先嫁给晋国太子圉,后嫁给圉的叔父重耳,地位上先为正妻后降为媵妾。在第二段婚姻的新婚之夜,面对重耳不礼貌的“既而挥之”,怀嬴做出了“怒”的行为,发出了“何以卑我”的反问。在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下,女性的性别气质被定义为柔弱、顺从、温柔、淑女、母性。怀嬴表现出的愤怒是阳刚的,属于男性性别气质。怀嬴的愤怒是对
【摘要】本文以海禁政策之下明代福州港航海活动的兴衰变化为中心,论证了海禁政策对福州港发展的不利影响。由于福州身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明朝之前福州港的发展。明朝时期朝廷试图以官方力量垄断对外的一切交流活动,在福州严行海禁,因此对民间航海活动造成了严重打击,到嘉靖年间福州港的核心地区已经找不到足够的航海人才。而由于明朝缺乏培养航海人才的制度建设,其官方航海活动的开展实际上
【摘要】乾隆《池州府志》修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现存六种《池州府志》中编纂最晚的一种。前五志分别为正德、嘉靖、万历的明三志,及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与康熙五十年(1711年)二志。前五志除康熙五十年志外记载都较为简略,康熙五十年志虽所收内容颇巨,但所立篇目繁杂。乾隆《池州府志》在前志基础上改其阙略,芟其繁芜,体例也较前志更为完善。本文拟从篇目设置与内容归属、注重地理与考据、详略得当
【摘要】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过来的,隶书的出现,不仅在空间结构上有重大贡献,由瘦长的字形变为宽博扁平的字形,还有对于线条转折处的创新,由圆转变为直折,在圆笔的基础上产生了方笔。隶变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节点,汉隶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时期,在东汉时期达到了顶峰。汉代隶书碑帖众多,各具特色,而又有相似之处,经典的隶书碑帖有:《曹全碑》《张迁碑》《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西狭颂》《石门颂》等等,这几个
【摘要】“中国式”图像这一概念是结合新现代主义设计之后诞生的,与古老的纹样不同,“中国式”图像在色彩搭配、装饰形态上以传统元素为基础,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方法设计和表现,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平面设计领域内成功的现代化转型。可以从最初的书籍装帧改革发展开始研究,书籍设计的表现形式、艺术观念的转变引领了现代化的新风,自此而诞生新时期的招贴艺术、月份牌广告画和新年画等广受欢迎的招贴艺术已成为时代的印记。在
【摘要】“十二章纹”是古代祭祀服上的典型图案装饰纹样,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和文化制度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国周朝冕服十二章纹纹样含义的分析梳理,探讨冕服中政治因素和服装制度因素对设计所起的制约作用,结合中国文化和美学传统观念,论述十二章纹图案的历史成因与发展,以及中国周朝冕服“十二章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 【关键词】周朝冕服;十二章纹 ;图案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3
【摘要】《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和审美价值。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康定斯基提出的点线面理论,以及潘诺夫斯基所奠定的图像学阐释方法,并以康氏点线面理论为线索,通过观察分析影响公共空间聚集性的因素,再从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阐释《清明上河图》中城市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图像学内蕴。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点线面理论;图像学;城市公共空间;聚集性 【中图分类号】J212
【摘要】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纪录片以其真实性的特征成为一项重要媒介,备受大众喜爱。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如何通过字幕的翻译最大限度再现原作对于众多译者来说一个难题。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将纪录片Scandimania(中文名《北欧半岛游记》)之瑞典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字幕翻译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与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纪录片;字幕翻译;《北欧半岛游记》 【中图分
【摘要】海南非遗黎族民间故事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裁多样、题材多元,具有独特的黎族魅力和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价值。黎族民间故事外译应克服读者小众、人才稀缺、传播乏力、投入不足等挑战,充分利用国内各级分散型赞助,施行政府主导的中外民族学专家合作外译模式,采用民族志翻译方法,保持黎族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保障译文质量和文化价值,加强外译载体、传播体系和黎族文化品牌建设,突破黎族典籍外译困局,讲好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由语言学家Eugene Nida提出,Nida提出了最低限度功能对等和最高限度功能对等,其中,最高限度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理解文本指定意义和联想意义的方式相同。此外,Nida还提出加注是实现功能对等的有效方法。本文将讨论在功能对等理论要求下,在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层面,脚注的必要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脚注;文化负载词;联想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5
【摘要】语言文字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不同的语言文字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征。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玉”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本文以文化意义为指导,探析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玉”所反映的文化意义,以帮助译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玉;许渊冲;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肝”字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性语素,表示人与高等动物的器官,随着社会发展,根据语言者的需要,它的词义与词性发生演变,“肝”演变出动词、形容词等多种新兴用法,表达“耗费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去做某事”等含义,在句中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肝”词义发生演变是社会环境、语言使用者、语言经济性原则以及隐喻转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肝”;词义演变;句
【摘要】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下,系统讨论“X也X不到哪里去”这一构式的主观限量否定义的识解,并探究其形成动因。首先,从形式拆解得出其主观限量的范围较为模糊,除去两端的正负X,从负X到X之间都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功能,着重讨论其主观性及限量度的不同情况。该结构出现在常式评价的语境下时,主观性较强,限量范围较广,体现了该构式最核心的语义;出现在差比范畴时,更倾向于表主观小量;出
【摘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傩文化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再利用备受关注,随着相关产业发展,其审美价值与服务功能进一步凸显。本文以傩面具为切入点,从优化广西环江毛南族肥套傩文化传承发展角度出发,对傩面具的发展历程、特点,功能性、审美形态及其地方性审美价值加以分析,并提出肥套傩面具的创新性传承发展路径,以期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傩文化;毛南族肥套;傩面具;审美价值;文化传承
【摘要】语境作为语用学三大要素之一,影响着语用活动的发生。语境与辞格的表达效果息息相关,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种划分层次出发,本文尝试对莫言的小说《红树林》中辞格运用进行分析。细分至句际语境、语篇语境、现场语境、伴随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探讨六种语境对辞格运用产生的制约、协调、过滤、补充、引导、生成的功能。 【关键词】《红树林》;语境;辞格 【中图分类号】H109.4
【摘要】面对当下数字出版“内容过剩”与阅读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冲突,本文立足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研究数字经济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影响,探究新经济驱动下数字出版服务需求以及现有数字出版服务模式,重构以满足读者需求挖掘为牵引、以结构化数字资源深度开发为基础、以数字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应用为手段的数字出版服务模式,对数字出版的服务流程进行再造,提出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联系实际,通过对当下迅速崛起的元宇宙新形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基于语料的田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动作动词的“去”和趋向动词的“去”进行句法分析。分析认为攸县方言渌田话中的动作动词“去”有“浪费”之意,后面一般不带名词性的词语作宾语;在连谓结构中作连谓项的“去”动词性逐渐减弱。单音趋向动词“去”一般位于句末;双音趋向动词中的“去”作补语时,存在“V+起去”,“起去”作补语的情况。 【关键词】攸县方言;渌田话;动词“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