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复杂交通场景中,车辆因遮挡、复杂背景干扰引发的特征表征模糊和检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11n改进的CCT-YOLO检测算法。基于带有通道转置注意力的频率感知级联注意力(FCA-CTA)设计C3k2-CTA模块,通过增强频域通道注意力对车辆的多尺度特征判别能力;融合分组策略与空间级联分组注意力(CGA)模块,提出部分空间级联分组模块C2CGA,在降低参数量的同时,提升遮挡目标检测性能;设计一种任务对齐动态检测头,通过共享卷积减少模型的参数量,提高网络的细节捕获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KITTI和BDD100K 数据集上,相较于原始 YOLOv1ln,CCT-YOLO的mAP@50分别达到 89.5% 和 52.6% ,参数量减少 15.5% ,提出算法具有合理性。
【摘要]针对现有电压采样故障(SF)诊断方法存在误报率高、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以一种基于电压极值衍生的模型残差平均值与残差标准差作为特征值并融合协方差系数用于识别电池电压SF的诊断算法,实现了 99.3% 的精确率及0.91的交并比,可解决电池管理系统无法区分SF与电池单体问题的难题,有助于实现电池安全风险程度智能识别,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
【摘要】针对扁线绕组的交流铜损和非晶合金铁芯转矩偏低的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参数模型,以提高平均转矩、降低交流铜损、减少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基于敏感度分析提取关键尺寸参数,并结合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WGA-PSO)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单参数扫描。通过有限元仿真比较优化前后电机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机平均转矩提高了 5% ,转矩脉动降低了 12% ,交流铜损降低了 8% 。最后制作样机并进行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摘要】针对油冷电机额定工况流固耦合热仿真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加速固体域热扩散的仿真计算方法,大幅缩短了相应的仿真计算用时。同时,与当前成熟的水冷电机额定工况的稳态仿真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基于此方法对一台额定功率为 20kW 的油冷式扁线电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油环结构进行了优化。
【摘要】为解决某新型DHT混合动力系统出现的传动系异响问题,首先对混动总成进行振动噪声测试,确定传动系异响为敲击异响,在并联二挡模式,纯电驱动侧和机械驱动侧非承载齿轮或轻载齿轮均存在敲击风险。然后,结合测试数据与传动系统结构参数,建立DHT混动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敲击平均动能算法,分析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可实施性,提出通过增加双质量飞轮惯量和调整P3电机发电扭矩的方法来改善异响问题。最后,通过Amesim仿真分析,两种优化方案的敲击平均动能指标分别下降了 38.5% 和 30.8% ,结合实车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敲击异响问题。
【摘要]针对耐久路试中扭力梁焊缝与母材开裂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耐久仿真、台架试验、制造工艺的优化方法。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和Brown-Millr双轴疲劳准则,识别焊缝和母材风险热点;考虑扭转刚度变化对载荷的影响,更新载荷谱与台架试验载荷,采用低-高-低加载顺序,准确复现路试开裂现象;通过结构优化和工艺改进,提升关键区域的疲劳性能。经台架试验与整车路试验证,优化后的扭力梁寿命显著提升。
【摘要】基于转向系统、板簧摩擦系统和衬套系统等子系统模型,建立了高精度商用车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PAC02轮胎模型分析提取了表征轮胎力学特性的影响因子,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因子对重型商用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偏刚度和摩擦因数比例因子对轮胎力学特性和商用车操稳性能指标及评分具有显著影响,而侧向松弛长度、形状因素和曲率系数比例因子的作用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