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技能型高校体系化建设是我国应对人力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的战略性创新举措,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构建职业教育强国及技能型社会的制度性安排。技能型高校区别于传统高校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内在的技术技能基因。技术技能构成了技能型高校类型化建制的基础,决定了其特殊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模式。技能型高校建设要遵循将“技术技能”的特质与高校的本质深度融汇的多重逻辑,在理性逻辑上厚植技术理性的精神特质,在本
[摘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关键是坚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技能型高校是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型力量。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技能型高校的角色定位。技能型高校是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节点,是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是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强力引擎。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实现技能型高校的基本功能,需要加强
[摘要]遵循内外共生、上下联动的新内生发展思路,是新时代推动技能型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技能型高校新内生发展强调以“内外联动”服务教育强国战略,以“能力本位”培养高技能人才,以“差异化发展”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整体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技能型高校新内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呈现出认同、互动及治理三大理论逻辑:认同逻辑在于实现从“边缘依附”到“文化自觉”的转向,互动逻辑在于实
[摘要]在高校分类发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技能型高校需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以提升高等教育形象,并发挥大学文化在促进技能型高校办学上的催化作用。借助文化结构理论,分析技能型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结构主要是:职业属性凸显的大学物质设施、跨界融合的高校管理运行体系、技能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精神。高校分类发展布局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有助于技能型高校夯实办学定力、铸塑办学特色、激发办学优势。针对当前技能型高校
[摘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离不开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比肩普通本科教育的“双一流”建设,“双高计划”作为一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基于系统独立性,加大思政工作的引领度维持系统内部德技并修的符码逻辑,提升建设措施目标的可达成度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生产差异防止意义同化,稳定教育自我指涉的内循环;基于系统开放性,运用二阶观察反思系统决策逻辑校准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优化条件基
[摘要]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既有研究,多将其组织属性定位于产教融合组织,其功能目标聚焦于传统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化。基于集体行动理论的研究发现,企业间非合作博弈导致的“技术工人掠夺性竞争”,构成了学徒培训市场失灵的核心诱因,这决定了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制度功能应实现从“校企合作”向“企企协同”的根本性转向。在组织属性层面,市域产教联合体呈现出四维制度特征:产业集聚导向的治理结构、平台化运作机制、行业准入排他
[摘要]多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形成了科技创新聚集模式、空间资源共享模式、校企产教互动模式以及综合改革模式等典型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模式面临新挑战。对此,职业教育应注重深化院校基础模式、打造企业主导的产教融合模式、优化社会有效参与的产教融合模式、系统推进深度协同的产教融合模式,打造符合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要求的产教融合创新模
[摘要]中高职一体化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在有效贯通长学制人才培养通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厘清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逻辑向度,审视其现实发展情况,进而从顶层设计、内涵建设、资源配置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中高职一
[摘要]职业本科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承载拓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通道、完善类型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工作场所学习机制。作为连接知识传授与能力生成的实践场域,工作场所学习能够打通“教—学—做”链条,强化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胜任力。在工作场所学习实践中尚存在任务缺乏系统转化、企业参与动力不足、资源支持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围绕“学得下去、教得明白、管得起来”的实践
[摘要]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金基地”建设不仅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更是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金基地”建设并非传统实训场所的简单升级,而是基于产教融合构建的生态化教育载体,具备人才培养实践中枢、技术创新协同平台、社会服务辐射枢纽以及产教融合机制样本等功能。当前,中职学校“金基地”建设面临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共享不充分、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提升“金基地
[摘要]支持老年学习是助力老年人个人成长和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学习资源供给、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新引擎。为老年学习提供制度支持,能够有效保障老年人参与社会进程发展的权利,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基于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层、中层、深层老年学习制度的具体表征,探讨其从“老有所乐”到“老有所为”的老年学习支持制度框架,分析其制度支持的异同之处,以期为加快我
[摘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京津冀职业教育生态系统呈现出差异化、开放性、动态性等特征。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内部结构失衡、外部影响因子失衡、输入输出转换失衡等问题,对此,建议提升京津冀内部生态群落的协同效能,推进京津冀职业教育生态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开放融通,促进京津冀职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优化。 [关键词]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生态系统 [作者简介]霍平丽(1983- ),女,河北
[摘要]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分层培育目标可分为基础层、应用层、创新层。中职“双师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主要面临政府跨部门政策协同缺位、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培育机制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较低、创新意识与能力欠缺的问题。据此,政府层面应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保障专项经费来源,学校层面应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应增强数字技术应用意识,提升数字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