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4月29日,《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是又一个指导全省“三农”工作的省委一号文件。文件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文件站位高远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日前正式发布。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科学谋划了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路线图”,强调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属于我国最基础的行政区划型经济形态。当前,如何有效引导新质生产力在具备条件的县域落地生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点带面助推县域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 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联结点,一头连着都市经济,另一头连着乡村经济,是农业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入口。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1 866个县域占国土面积
摘 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源泉,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色和底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紧抓党的领导这个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重点,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有机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当中去,加强思想引领,切实地以铸牢中华
摘 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需要结合河南省现有农业发展基础,探索一条适合河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河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高水平农业人才较为缺乏,种业研发水平不够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偏低。建议围绕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地方种业振兴、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农业智慧化建设四个领域,采用“政校企”协作模式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进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的内在要求,是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应有之举,是巩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和实践指向为内容要点,抓好理论主课堂、构建网络云课堂、打造实践大课堂,积极拓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政课;立
摘 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我国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重要基础。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探索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壁垒。并据此提出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坚持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集聚关键要素,巩固物质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制度体
摘 要:在分析金融机构助推农业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机构助推农业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制约,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包括完善金融体系支农政策和监管、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业的专业化能力、提高金融产品供给与实体需求的匹配度、提升金融机构支农信心和信息获取能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机构;农业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近年来,我国
摘 要:为了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比较收益”的双重目标,基于打造“设计河南”的要求,提出应将设计要素植入传统粮食产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界定粮食产业设计的概念,分析河南粮食产业发展的长期定位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充分发挥粮食的生态价值、绿色价值和美学价值为着眼点,对河南粮食产业进行设计,将粮食的产业空间、产业形态和产业形象刻画出来,形成富
摘 要:科技创新在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发展、农业绿色转型高效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和决定性作用。河南省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高度重视县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县市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效增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持续落地生根。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县域经济的科技创新要持续完善体制机制、上下联动增强动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创新研发服务平台、探索研发投入新模式。 关
摘 要:坚持以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安徽省宿州市深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应扶强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做足要素保障、深化利益联结机制、助推农旅深度融合。 关键词:宿州市;乡村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
摘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着力点。乡村振兴需要发挥法治的基础保障作用,而公共法律服务构成法治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发展不均衡、供给不足,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创新不够。可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方式,满足农民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关键词:乡村振
摘 要:乡镇政府直接面对乡镇地区群众的各种利益,是国家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当前,乡镇政府权责不完全对等、监管过程一定程度存在缺位现象、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要通过“瘦身”和“减肥”,构建完善的多主体监管体系,提高服务“抵达力”,推动乡镇政府在“放管服”背景下转变职能,促进城乡协同发展。 关键词:“放管服”;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 一、“放管服”改革的内涵 (一)何为“放管服”改革
摘 要:在助力乡村振兴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有助于在优化农村人口结构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优化乡村治理体系以及实现个人价值。基于SWOT分析,深入剖析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挑战,并从发展型策略、差异型策略、扭转型策略和防御型策略四个方面,为推动农村籍大学生返
摘 要: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作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已经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之一。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具有独特性,其过程注重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相结合、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理念相融合。把握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农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优化农林高校书院制改革的路径,以凝聚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共识;通过农耕文化浸润加强宏观顶层设计,完善现代
摘 要:奋斗精神的培育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之举,也是农林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从践行初心强农兴农的担当精神、深入基层扎根乡土的劳动精神、知行合一力行不怠的实干精神入手厘清农林高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内涵,聚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奋斗精神教育、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的3条培育路径,激发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奋斗热情,将其培养为农业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对于其个人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是高素质农民的代表。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农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承弘扬乡村文化,推动农村组织建设,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农民环保意识,从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针对当下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存在的问题,应从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积极性入手,进而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时优化教育方式方法,从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
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唤醒乡村“沉睡”资源、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释放乡村自身潜能的有效探索,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河南省开封市立足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旅游,探索出“田园生态+休闲度假”“农业产业+研学科普”“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模式,逐步实现了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