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十月的风拂过街头巷尾,石榴树总以最热烈的姿态站成风景。一朵朵石榴花攒聚成簇,恰如国庆佳节里飘扬的旗帜,在阳光下跳动着滚烫的脉搏。 这花是懂得团结的。每一朵都紧紧挨着另一朵,就像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在这片土地上依偎生长,把不同的乡音揉进同一支国歌,将各异的服饰织进同一片朝霞。 国庆的礼花在夜空绽放时,总会想起石榴花开的模样。它们都带着最炽热的红,那是先烈用热血染就的底色,是建设者用汗水浇灌的色
北京,我生于斯,长于斯,已近七十年了。如果算上我的父辈、祖辈,无论如何也在百年以上了,说是“老北京”,也不算太夸张。北京城我住过五个区,京城的生活不能说不熟悉。但我很怕写北京,因为这座城市太大了,大到你很难摸到它的边界,这边界不只是空间上的,更多还是时间上的。北京历史之悠久,生活形态之丰富、复杂,居民构成之多种多样,造就了北京之大。在大北京面前,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拿起笔
我们翻阅纸面泛黄的古代文献,触摸元大都城墙的残砖,或是在胡同深处辨认褪色的门墩纹样,实则是在与一座城市的千年记忆对话。北京的史料,从来不止是故纸堆里的文字、博物馆中的器物,更是一代代人用生命与生活写就的文明密码。 这份史料里,有金中都的市井喧嚣,有明清皇城的晨昏礼仪,也有近代街巷里的家国呐喊。每一份档案、每一件文物、每一则口述,都是历史现场的碎片。忽略其中任何细节,都可能让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出
“北京文献”泛指研究北京时用到的历史资料。在解读这些文献时,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有可能因为学力不逮、粗心大意,或由于先入为主、随波逐流,误解甚至歪曲了原作的本意。此类错漏不胜枚举,这里仅从专业论著与个别报道中选取几例,隐去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与绝大多数书名,以见其一斑。 误读与擅改《韩非子·有度》 考古工作者根据琉璃河董家林燕都遗址在西周中期已经废弃的史实,推断古代燕国迁都蓟城的时间
要说起在北京划船的好去处,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北海公园。我的理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所唱的“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写的就是在北海公园泛舟的场景。作为音乐记忆,只要人们一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想到北海公园,一到北海公园就想唱起这首歌。今年恰逢北海公园开放100周年,也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诞生70周年,笔者查阅有关背景资料,从当年参与这部影片和插曲创作的艺术
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十八日辰刻,时年5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开始读书。他的学习地点起初在中南海瀛台补桐书屋,后移到毓庆宫院落中的毓庆宫西屋,并接受多位帝师指导。毓庆宫院落位于故宫内廷东路,在奉先殿(今珍宝馆)西侧,由长方形院落组成,前后共四进。其中,毓庆宫位于第三进院落,在同治、光绪两朝时期,曾作为皇帝读书处。溥仪学习期间,享受多位师傅的“独家授课”。他的启蒙老师为太监张谦和,在毓庆宫学习期间的汉
20世纪40年代初西单旧刑部街的“王光超大夫诊所”,虽是几间临街的平房,却连着一处深宅大院。平日诊所里的大夫只有年轻的王光超或是他新婚妻子严仁英,有人看病时,王光超的妹妹王光美也会经常当临时护士帮忙。诊所病人不多,却经常购进大量药品,王光超也时常不在诊所。还有病人会经常从诊所穿过直接走进里边的深宅大院去找王光超的母亲董洁如,这一切无疑给旧刑部街的 “王光超大夫诊所”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旧刑部街
记述京都胜迹的书,很少有“老段府”即段祺瑞府邸的介绍。即使记叙较详的《燕都丛考》,也只是说了该府周围的胡同分布,没有谈其本身的具体情况,只说了一句“段执政府在是”的话。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作为一名军人,曾在这个军事机关所在地的“老段府”,工作和居住了近5年时间,可将所知情况作一概略介绍。 当年这座府邸,位于北京市朝阳门内北小街之东的吉兆仓南胡同,当地居民都叫它“老段府”。它原是清康熙帝第二十二
2019年,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展览上,陈列着30年前发行的粮票,几个年轻人一边说着:“粮票什么样?我还没见过!”一边挤过围观的人群,到展柜前看个究竟。他们身后的我,突然觉得时光如梭,似乎昨天还在用的粮票已经变成了文物,也引起了我对当年人人都离不开的粮本、粮票和粮店的回想。 从1953年北京采取粮食统购统销调节供需的手段,开始发放面粉购买证起,一直到1993年整整40年,粮票成为与百姓生活息
姑奶奶的旱烟袋杆足有一尺多长,上面镶着翠玉的烟嘴儿和铜的烟锅,姑奶奶成天不离手地握着。那烟杆被磨得亮如包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姑奶奶每逢清明时节就从东北来京。她一进爷爷家门,就一屁股盘坐床头儿,掏出那只旱烟杆,先是在自己的小脚上磕打几下,然后将烟丝捻入烟锅,便吧嗒吧嗒地嘬了起来。我那时才七八岁,闻着烟草飘来的香味儿,时常凑过去和她聊上几句,好奇地盯着她裹着的小脚和她抽烟的样子。 我那时不知
在北京西部的石景山,有一片狭长的旅游胜地——模式口,原名叫“磨石口”。那么它何时更名为今天的“模式口”呢? 原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龙烟铁矿(首钢集团的前身)以及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发电厂的前身)分别在磨石口村建厂和扩建,磨石口幸运地成为北京第一个通电的村庄,使磨石口成了铁厂、电厂均具的富裕村,极具示范功效,村里乡绅李雅轩当时是河北省议员,由他出面请示宛平县县长,建议将磨石口改名
民国的北京,有这么一批洋大夫,利用所学的最新医学知识,在北京身体力行,救死扶伤。他们有的创建北京的公共卫生体系,有的开创医院社会服务部,有的不光治病救人,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兰安生: 北平公共卫生体系的创建者 兰安生出生于中国的宁波,加拿大人,青少年时期在中国度过,16岁回加拿大读高中,后到洛克菲勒基金会国际卫生部,又考入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院获得公共卫生硕士学位。1921年受
中国粮储文化的发展 “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遇事不慌”。这是自古以来,咱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而西安半坡遗址的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用窖穴储存粮食了。至商周时期已出现在地面上建立仓储,或是在窑洞中窖藏。到了秦汉时期则已出现由国家建立粮仓,并制定有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粮储制度,如官办的“常平仓”“厫仓”等就是这样。这是因为,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一旦首都粮食供应出现问题,
陶然亭地区位于西城区东南部,东至太平街、南至护城河,西抵菜市口大街,北达骡马市大街,中北部有东西向南横街穿过,因区内陶然亭而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陶然亭周边发现战国的陶井圈和铜鼎、汉代的钟形瓦壶、唐朝信州刺史薛氏墓志盖、宋瓷和辽金铜印等大批珍贵文物,处处显示出该地区的悠悠文脉和厚重历史。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到陶然亭进行革命活动,在陶然亭地区留下多处红
北京东南的通州,历来都是富庶繁华之地,早在明代就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说法。这里曾是京师水路要冲,南来的物资都须经通州转运、仓储、交易,朝廷曾在此设置漕运衙署,驻重兵守卫,通州的经济、贸易、文化也随之繁荣。明清时期,通州颇有京城气象,城池雄伟、街道齐整,城中富商士绅云集,留下许多气派的民居和商铺。1963年拍摄的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就曾在通州取景,留下了北大街、南大街、鼓楼、清真寺、小楼饭店等多
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崇基并峙的钟楼和鼓楼,在一片京味胡同的灰瓦蝎脊中高高地耸立出来,沐着晨光与鸽哨,钟鼓楼间的广场上,人们在踢毽、舞绸,快乐地来往。钟楼前的小门里,立着一块巨大的青铜色的石碑,穿越近三百年风雨,看着这盛世景象,正是它刻写在胸前的愿望:“声与政通,硕大庞洪”;“亿万斯年,扬我仁风”。 然而,在它的背上,却刻写着一段悲壮历史,那是跨越百年仍不能遗忘的呐喊。1900年,庚子国变,八国列强
在北京西山有许多的摩崖刻石,而有一处记载韶乐历史的刻石,几百年来,因为隐藏在一座庙宇的门洞里,自然销蚀不严重,只是近年被人为破坏,目前庙宇虽然已经复修一新,但是遭到破坏的图画和文字已经无法恢复,成为无奈的遗憾。这处珍贵的韶乐史文物就在香山南麓的地藏庵。 在地藏庵门洞过道的石墙和石柱上,刻满了核桃大的楷书文字,若不留意,还以为是石匠弟子练艺的习作。仔细看来,却是一部极为珍贵的有关音乐的石刻历史记述
石匣古城,位于密云区东北部的潮河畔,因有石如匣,故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石匣城,在京北密云县东北六十里,亦名石匣营,营西有石如匣。”史料载: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匣地区就已有人类活动。20世纪80年代,在离石匣不远的黄土梁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物,以此证明石匣地区历史的久远。 石匣城外貌 石匣城址位于密云县城东北,雾灵山脚下,城南有潮河流过。史料记载,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农历三月一季,七八九月为秋。八月第十五天,恰好三月正中,也是秋季正中,故名中秋。最开始,古人在这天会秋收祭祖,随后一来二去成了节日,所以就把八月十五定成了中秋节,隆重的排面可以和春节相提并论。 我还是习惯把中秋节称为“八月节”,因为是从小得自父母长辈的传授,几十年下来叫顺了嘴。 小时候每到了农历八月,便开始每天盯着墙上落了灰的月份牌,恨不得一次能撕下好几张,让八月节快点来。也说不清是因为什么,
今年的寒露节气是在2025年10月8日(周三)农历八月十七,国庆中秋放假的最后一天。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秋季的第5个节气,它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有诗为证:“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之后,露珠增多,气温降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说明寒露节气后的下一个节气是霜降。 寒露节气也分为三候:第一候:鸿雁来宾,指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第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指的是深秋天寒,
“叮当响,响叮当,又圆又扁又四方”。这句古老的谜语,在北京民间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直至今日,依旧有人在说。说到其谜底,就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各种老制钱,其中又以清朝时期的制钱居多。 清朝的制钱,主要是由户部下属的宝泉局和工部下属宝源局负责设计、铸造并发行。其中宝泉局以及各地分局铸造、发行的制钱数量巨大,占到全国总量的90%左右。而宝源局职能只是为国家级工程专门设计铸造、发行货币,因此,制钱发行量比较
这或许是一段记忆,也或许此时您的家中正在上演着这样一出充满温馨与美味的“交响曲”,一切都源于一张餐桌与一家子浓浓的温情…… 每逢老北京人家里长辈过生日“做寿”,总少不了要准备一桌子美味佳肴作为家宴。五荤三素恭恭敬敬地摆成一大圈,烧鸡、炖鱼和酱肉、肘子等冷拼切得油亮整齐,鲜果时蔬素菜炒得红绿清爽,但都要给饭桌上的“主角儿”配戏。 谁?正是在红木八仙桌正中央的一盆面条儿,七碟八碗宛如众星捧月般的
《我的祖国》——这首为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创作的歌曲,诞生于1956年,今年已是它诞生66年了。而它的词作家,我国著名词坛泰斗乔羽老爷子,于2022年6月20日凌晨3点在北京安然辞世,驾鹤西行而去。我常常追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宛如昨天。那几年,由于身体的原因乔老爷常年在家或医院静养,不再接受外界的采访和朋友的探望。记得2015年10月31日,有关部门在人民大会堂为他隆重举办《我的祖国——乔羽作品音
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国贵宾一起观看了这场由周总理亲自导演,3500多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夜不能寐写《赞歌》 《东方红》共分六场:东方的曙光、星火燎原、万水千山、抗日的烽火、埋葬蒋家王朝、中国人民站起来。在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中,第一个登场的是由胡松华演唱的蒙古族歌曲《赞
在中国京剧的历史舞台上,有这样一位不寻常的人物,他出身于京剧世家,出科于富连成,参军担任京剧教员,从繁华的京城来到偏僻的塞上江南银川,为培养京剧人才呕心沥血,最终长眠于贺兰山下。他,就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教育家谭世英。 出身京剧世家 谭世英(谭豫武)原籍武汉江夏,1918年生于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他的曾祖父谭志道,祖父谭鑫培,父亲谭嘉瑞,他在11个叔伯兄弟中大排行老十。 谭鑫培率先
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悬案》于2025年6月21日上映,电影改编自蒋峰的小说《翻案》,编剧为史零、蒋峰、商羊与潘依然。《酱园弄·悬案》(以下简称《酱园弄》)上映后口碑急剧下降,豆瓣打分仅5.7分,2025年观众比较期待的一部电影为何有如此之口碑? 陈可辛作为一位较擅长拍类型电影的导演,此次拍《酱园弄》这部类型电影其剧作在哪里出现了问题?《酱园弄》如果按照犯罪/侦探类型电影去定位的话,就应该用类型
2025年暑期档的票房鏖战中,电影《长安的荔枝》以黑马之势突围。影片改编自马伯庸中篇小说,将古装公路与现代职场巧妙焊接,凭借对职场生态的精准映射与深刻的人性洞察,辅以黑色幽默,赢得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好评。截至目前,票房已破6亿元,位列近五年暑期档喜剧片票房第3名。 这部由大鹏兼任导演和编剧的电影,以盛唐为幕、荔枝为引,讲述了小吏李善德为贵妃运送鲜荔枝的荒诞征程。 为何一个关乎小人物命运的故事,会
扇子,对于大众并不陌生,制扇工艺却并非人人知晓。一位手艺人,守着一座店铺,更守着他与扇子的不解之缘。沉浸在手工制扇非遗传承者刘军为顾客和扇子爱好者打造的一片“扇文化天地中”,听着他讲述着自己与扇子、与家人、与许诺有关的故事,也走进了刘军的一份“扇缘”。 工巧,何止两把刷子 不要小看手中的这样一把扇子,其实它的制作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以折扇为例,最初扇面用纸就是两张纸粘起来,套在扇骨上。
1958年,我3岁,关广志大师去世,享年62岁,显然我对他生前一无所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到一幅北京著名建筑——天坛祈年殿的绘画作品,它深深地扎根于我的记忆之中,可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画出自关广志先生之手。其实,现在的很多老北京人,看到这熟悉的天坛画作,同样不知它出自关广志先生之手。我是在中国美术馆看到关广志先生捐赠的天坛画作时,才知道他是我国早期建筑风景水彩画的先驱。 水彩画透明流畅,变化多端,
北京冬天的一场雪,窸窸窣窣地下了一晚上,下得天地一片洁白。第二天的气温骤降,有厉风凛凛。按照计划,范一冰要去爬香山。不是去看雪后的香山景致,而是要去观察一位环卫工人。秋后的一天,她和几个好友相约到香山看红叶写生,偶然注意到了一个环卫工人,那人一身混同红叶颜色的橘黄色服装,鬓角斑白的头发,以及不经意抬头间流露出的淡然而满足的眼神都给范一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城市到山峦 范一冰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
G.L.狄更生(Goldsworthy Lowes Dickinson,又译狄金森,1862—1932),出生于伦敦,1882年入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完成学业后在国王学院担任研究员。狄更生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早年倾心于希腊罗马史,1896年,他出版了《希腊人的生活观》。晚年,他逐渐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发生浓厚兴趣,甚至发展至日常生活中坚持佩戴晚清中国人的圆顶如意小帽,如图所示。190
199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不久后的蒋胜男,做了一段“愤怒的青年”,并拿起了笔写古诗词、散文,以及小说,那部小说就是后来被归类为网络小说的《魔刀风云》。1990年代末,科技公司在中国开始创办、注册,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电子布告栏系统)、网络论坛作为言论平台和创作平台开始创办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作者参与其中,蒋胜男将《魔刀风云》誊录入电脑,贴在已关停的清韵书院论坛(w
《春雷引》的作者郭大熟似乎对“雷”情有独钟,在《俗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的首章《一默如雷》中,他写道:惊蛰不是一个点,是半个月的时段。古代人的经验是,除了精致的小虫子们开始活跃之外,雷鸣也让桃花闻声而动(内衣已经裹不住她们了)。被一团团粉红撩拨得瘙痒,(两个)黄鹂开始大声叫出翠柳的名字。鹰鹞们听到了这些嘤咛,它们腰身一紧,从巢窠里激射出去,变成饶舌的布谷鸟(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
《故宫生活志》 周乾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年6月版 内容简介:本书以故宫为叙述主体,采用史料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起居、饮食、行乐、节俗为线,结合300余幅故宫实地建筑摄影和珍贵文物、历史档案图片,解读明清宫廷生活的种种细节,描绘恢弘神秘的紫禁城画卷,全方位还原真实的明清宫廷生活。单霁翔对此书的评价是,这是一部值得阅读的“故宫生活百科”,也是向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的献礼。
人民大会堂与天安门、长城一样早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是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瞩目的地方。它坐落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已巍然屹立61年。 人民大会堂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1958年年底破土动工,1959年10月建成,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的一个奇迹! 说起人民大会堂,就不能不提当年负责主持设计、监造人民大会堂工作的总建筑师张镈先生。他已故去多年,但这段历
他的一生,是外交谈判桌上的睿智博弈,也是诗词笔墨间的深情流淌。厉声教(1935-2017),这位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外交活字典”的学者型外交家,用半个世纪的光阴在中国边界谈判史上镌刻下“寸土必争”的印记。又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中英文本中,注入了东方智慧的严谨。 名门之后, 诗词与足球交织的少年时代 1935年1月,南京颐和路公馆区的厉家宅邸内,一个啼哭的男婴,让后来的民国教育界为之一振——
当年,金恩京的母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在母亲去世前的几年里,身为日本医科大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后的金恩京,未能科学地照顾好老人,她感觉让母亲受了不少委屈。为弥补这个遗憾,也为了让更多痴呆症老人得到周全的照料,她毅然辞职回国,结合美国、瑞典等国家的先进养老经验,创办了国内首家“认知症养老院”—— 母亲离去, 成为她心头永远的痛 金恩京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曾经是一名内科女
首都中轴线上鼓楼东帽儿胡同,是京城名人故居众多的重要胡同之一。满洲正蓝旗文煜,民国时期代总统冯国璋,婉容、朱家溍先生等人均居住于此。约兴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的可园是私人兴建园林的代表作,吸引不少名人前来赏景,至今仍是经过此地者关注的地方,或专程寻找私人花园者感兴趣的场所。然而,使笔者多次来到帽儿胡同考察并有浓厚兴致的不是一些名人故居和花园,而是胡同西口附近路北45号、甲45号的红色遗址。
光影与岁月 宝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