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演进\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供应链稳定畅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供应链服务作为支撑供应链高效运行的服务形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理解供应链服务的内涵与发展规律,并洞察供应链服务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千行百业的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针对供应链服务的专题研究较少。文章创新地从供应链服务的内涵及分类\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征\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供应链服务领域进行系统性梳理,以期为学界研究及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工业能耗逐年上升,这与“双碳”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成为亟待关注与解决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2015—2021年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供应链集中度对高耗能企业能源消耗的可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供应链集中度提升能有效抑制企业能源消耗,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提升通过削弱企业议价能力会激发企业节能动机;通过促进供应链协同为企业创造节能机会。另外,供应链集中度提升对高数字化能力企业的节能作用更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非国有企业及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在供应链集中度提升下的节能效果更显著。文章建议推动供应链数据联动,借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集中度协同优势,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效能提升。
当前国家战略层面要求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文章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行业发展现状和产业链供应链分析入手,结合制度政策、市场趋势、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技术能力等维度开展综合研究,明确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从国家、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举措建议。
我国即时零售规模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零售品类不断丰富,用户规模扩大,地域特色明显,东部地区成熟,东北地区潜力大,县域发展迅速。产业链在平台、仓店、系统、线上线下融合及供应链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冰品、酒品、乳制品、鲜花等品类创新发展,注重产品多样化、配送服务、品质保证等。行业未来将在前置仓优化、多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多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同时政府应从物流仓储、许可流程、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区域协同、供应协同、规范打假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第四方物流已经成为全球物流发展的重要模式。随着全球贸易和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生产和消费都带来了第四方物流的大量需求;同时,全球物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加速了物流业产业内分工,推动了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第四方物流服务对象从大型企业进一步扩大到大中小型企业,服务内容不断细化和扩展,主要包括了供应链管理、物流咨询和规划、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交易平台等,为全球供应链发展,全球物流市场发展和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服务支撑。在迈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要加快发展第四方物流,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水平,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以第四方物流增强全球物流服务竞争力,提高贸易和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全球价值链话语权,加快贸易强国建设。
文章基于改进前景理论,引入考虑公平性的效用函数模型,同时考虑物流服务质量水平\物流服务集成商与供应商之间公平性\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公平性,构建数学模型,优化供应链内的订单分配机制。通过数学建模与数值分析发现:物流服务订单数量受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销售价格与缺陷率影响,降低供应商的物流服务销售价格和缺陷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水平的边际系数,在一定阈值内可以有效增加订单数额,从而提升物流服务集成商和供应商的利润。文章所建模型体现了公平性原则,使多数参与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显著公平待遇,这对于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整体效用具有正向价值。
文章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2014—2019年样本数据,重点研究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至新冠疫情暴发前期间的经济情况,结果显示:在省级层面,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明显的“梯队”特征。在地区层面,经济区域的差异性要远远大于省份之间的差异性;在指标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分指标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动能转化存在不足,根据因素分析可知,GDP和政府干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上述研究对推动疫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强化境外知识产权布局是企业提升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出口贸易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境外专利、商标以及国际标准三大主要知识产权,采用广州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度全域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境外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对企业出口贸易总额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且该影响将随着企业实收资本中外商出资比例的改变而改变,两者交互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企业出口贸易总额的提升;境外商标注册量对企业出口贸易总额提升亦具有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境外知识产权布局对企业出口贸易总额提升的积极作用在非外商投资企业中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