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经济在面临高、中、低三条增长路径时,该如何选择?这似乎是一个简单问题,但答案可能并不简单。当一个国家面临有良好回报的发展机遇时,如果因为政策发力不足、协调不完善,尤其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端发力协调不够,而错过了新投资机会带来的经济增长,错失繁荣,那将非常可惜。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特点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韧性,美国GDP规模拉开了与全球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差距。例如,欧元区GDP相对美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 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
◎ 2024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年12月7日披露,截至目前,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分三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另安排3000亿元用于加力支持“两新”工作。至此,2024全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安排完毕,正在加快推进实施。2024年以来,多批“两重”项目已下达并进入开工建设阶段,新一批顶目也在加快谋划储备中。 《清华金融评论》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后,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这一基调,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我国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基调发生重大变化。 实际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政策已普遍走向宽松。继2024年9月开启降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在12月再次降息25个基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四个“不一般”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2日在北京闭幕。作为经济工作的国家级年终总结和新年计划,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万众瞩目,是国内外探寻中国经济政策趋势的最佳窗口。总结起来,与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现了四个“不一般”。 第一是多个“首次”出现的不一般。与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比,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创造
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政策目标主要集中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增长和稳定就业。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这些目标,强调了宏观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政策目标旨在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和调控,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要实现未来更长时间内保持5%的经济增速目标,至少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